6月26日下午,日本立教大学名誉教授小峯和明教授莅临清华大学外文系,在文南楼204会议室以及线上会议中为师生们带来题为《成寻的求法和巡礼——读<参天台五台山记>》的学术讲座。小峯和明教授为日本古典文学研究领域著名学者,主要研究领域为东亚比较文学、异文化交流文学史、绘画物语论、环境文学。
小峯和明教授讲座现场
讲座中,小峯和明教授首先介绍了日本平安时期天台宗僧人成寻的生平,他于1072年以62岁高龄渡海来到北宋,到天台山、五台山等地巡礼智者大师的圣:椭疃嗨略。他谒见了宋神宗,被赐法号善惠大师,之后在天台山、五台山修行,最终圆寂于汴京开宝寺,葬于天台山国清寺,留有《参天台五台山记》8卷等作品。随后小峯教授介绍了《参天台五台山记》这部作品,它是成寻在1072年3月15日到1073年6月12日的日记,其中详细记录了成寻在宋的修行,在天台山、五台山等地的巡礼,借入佛教经典,参与祈雨的仪礼,和其他僧人们的交流,生活习惯的见闻等跨文化交流的内容,是了解11世纪后半东亚文化动向的贵重资料,在异文化交流文学中起着重要作用。
小峯和明教授为线上师生开展讲座
然后,小峯教授带领现场及线上师生重新回顾了成寻的行程,从明州出发到天台山和开封的一路经历。在成寻笔下的宋朝与日本颇多相似,杭州的大桥、一路的饮食、道士的衣服、看到的城门等等。到达开封,成寻向皇帝献上奝然日记四卷、圆觉大师巡礼记三卷,借得大日经义释二十卷、法华论记十卷等经典,跟着小峯教授的介绍,仿佛间似能看见近千年前北宋的风土人情。
之后,小峯教授介绍了作为东亚宗教中心的五台山,并详细分析了五台山作为圣地所具备的种种条件,如五台山的五色云、文殊像、天竺僧人以香山命名、文殊和维摩对谈之处、金刚窟等等。随后小峯教授介绍了成寻在五台山的巡礼,他目睹了西台顶的五色祥云,和天竺僧人相遇,并再次回到开封参与祈雨、译经。小峯教授认为《参天台五台山记》不仅仅是历史史料,也是杰出的旅行记、日记、圣地巡礼的文学,作为异文化交流的象征,在东亚文学圈中应该重新认识它的地位。在欧美由于埃德温·O·赖肖尔的研究《参天台五台山记》也为人所知,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。在中国对《参天台五台山记》的研究还停留在原文,对注释的研究还不够充分,将来在东亚范围内对《参天台五台山记》进行共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。
最后,参加讲座的老师与同学们就如何展开对成寻的研究、向年轻世代介绍文本中包含的佛教内容、从语言学角度解读文本产生的疑问等问题向小峯教授提问,小峯教授基于自己的教学研究实践和个人体会认真解答了听众问题,现场及线上师生表示受益匪浅。
文|郑润丰
图|高阳
编辑|沙克尔江
审核|高阳